恢复渤海生态 大连市2000万尾苗种放流入海
6月18日,农业部与大连市人民政府在大连旅顺新港以“养护生物资源、恢复渤海生态”为主题联合举办渤海生物修复增殖放流活动,向渤海投放中国对虾、梭子蟹、牙鲆、海胆、魁蚶等2000余万尾,并放生6只斑海豹。
现场 投放2000余万尾苗种
上午9时许,装着中国对虾、梭子蟹、牙鲆等苗种的泡沫大箱子整齐地堆放在旅顺新港的码头,相关工作人员也在紧张地忙碌着。记者看到,这些装载苗种的箱盖上,都贴着统一印制的标识,技术人员在岸上忙着测量苗种的体长、重量,检测海水的盐度,一切工作都在有条不紊地进行着。
上午10时许,苗种全部装上放流船,驶离码头,在距离海岸1.9海里处,一艘大型放流船和周围数条护航的小船,开始同时向海域内投放苗种。“选择1.9海里是有依据的,考虑到水温等因素,这次的苗种近海放流更适合其生长。”
记者所在的船正是本次放流的主船。船的尾端设有一个呈倾斜状的放流台,放流台两侧不断有水喷出。工作人员从苗种箱里取出事先装在塑料袋里的苗种,沿放流台倾斜倒下,苗种顺着水流滑进大海。放流的苗种大小不一,比如虾蟹的苗种体积相对较小,而牙鲆的苗种体积较大。
—— 恢复渤海生态 大连市2000万尾苗种放流入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