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连未来发展的新高度
一个城市的发展,道路虽然漫长,但紧要处常常只有几步;面对稍纵即逝的历史机遇,最重要的是对未来的选择。
大连,作为东北老工业基地振兴和辽宁沿海经济带开发开放的“龙头”与“核心”,如何在以低碳经济为主导的中国新经济版图上超前布局,赢得主动?赢得先机?大连,作为面向东北亚的门户城市,如何把握全球经济分工中的新定位?如何创造参与国际经济合作和竞争的新优势?市委、市政府赋予了大连生态科技创新城在生态城市、智能城市、全域城市化、创新型城市建设、经济发展方式转变上担当试验区、示范区、引领区的重任。
大连未来发展的新空间在这里——北边沸腾的渤海湾和南边静静的四大望山相拥,西面的大黑石海滨和东面的体育新城相望,在甘井子区营城子街道以及辛寨子街道部分区域65平方公里的土地上,在接近于中山区和西岗区面积之和的新城里;
大连未来发展的新高度在这里——5到10年之后,这座新城面貌将全面呈现:这里将是大连乃至东北地区产业形态最高端的地方,生态和智能环境最优越的地方,城市基础设施最现代的地方,生活社区最高档的地方,优秀人才最集中的地方;
……
6月15日,这座未来总人口控制在30万人的新城,就要启城。
这是一座怎样的新城?
新城之“新”:科学发展新路径 城市建设新引擎
沿着绿意盎然的盘山道一路上行,当记者站在四大望山的观景台上,向北眺望,一派繁忙的建设景象尽收眼底——绿山环抱之中,一栋栋楼宇平地起,蓝色的楼群在阳光的照耀下仿佛湖水般荡漾,高耸的斗臂吊犹如船桨不时激起几朵浪花,它们与自然是那样和谐。这里,是大连生态科技创新城目前的建设主场——三大起步区。今年全区域计划启动总投资额达500亿元的建设项目。
顺着平坦而宽阔的马路进入核心起步区,两组产业楼矗立眼前,共计15万平方米的产业楼已全部封顶,将于今年9月迎接第一批企业的入驻。楼体泛白的外立面看起来很特别,像石头,可摸上去又不是。据介绍,外立面采用了一种特殊的环保复合材料,在大连尚属首次使用,它可以做出石材的效果。建设者说:“少用一块石头,大山就少受一些破坏。”产业楼使用的玻璃也是特殊材质,夏天能防止更多阳光照射带来的热量,而冬天则可以起到保温的作用,节省能源。在大楼顶部,布满了太阳能板,产业楼内的照明发电将全部由这些太阳能板来承担。
核心起步区建设,最先满足了606户、1470名当地居民的回迁入住,大东沟新居工程已于去年底完成;截至目前,已全面开工建设30万平方米产业楼、7.8万平方米商业配套设施、3.5万平方米教育设施、1000套公租房、25万平方米配套住宅。今年下半年,会所经济和事务所经济“两所经济区”将开工建设,3万平方米的五星级酒店将破土动工,1所国际学校将启动建设,3万吨污水处理站将于明年初兴建。核心起步区将成为工业研发设计和生产性服务业聚集区。
在核心起步区两侧还有两大起步区,也建设正酣:东面是国际商务城,要形成一个总部经济园区,33栋企业独栋办公楼年底就将启用;西面是北方生态慧谷,要吸纳高端呼叫中心和企业研发中心。
三大起步区东、中、西排列,俯瞰,宛如一只蝴蝶,所有的工程建设人员仿佛美术师一样,为蝴蝶的周身涂上美丽的颜色。不久,我们将看到它绚丽地起飞。
蝶变,始于一个村落——甘井子区辛寨子街道大东沟村。镜头回到四年前的这里:山清水秀,农田片片,间或点缀着一些生产加工型企业。
如何科学地开垦这片处女地?命题被提出。
当时间的节点移到2009年下半年,一个预留65平方公里发展空间的决策正式拍板,一个不是建传统产业园区而是造科技名城的设想浮出水面,一个不是低端全域城市化而是“升级版”高新区、绿色生态版“硅谷”的构想大胆酝酿。此后,这座蓝图中的新城,几易其名,从最初的“大连科技城”开始,不断被注入新的内涵——“生态城”、“创新城”。2010年1月,正式定名为“大连生态科技创新城”,新城建设全面启动。
从“园区”到“新城”,显然不仅仅是字眼上的变化——
每一轮经济大潮袭来,都会让区域经济格局重新“洗牌”。眼下,我们正处于工业社会向后工业社会过渡中,低碳经济正在成为世界和中国新经济发展版图的主导方向,“生态城市”的概念正在崛起;
每一个变革的新时代到来,都会让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显得尤为迫切。从追求速度的高速发展,到追求经济、社会与生态综合效益的科学发展,“创新型城市”的建设正在加速;
每一场经济社会的深刻变革,其动力都来自生产力的进步提升。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最根本的是要靠科技的力量,“科技城市”的内涵正在深化。
机遇稍纵即逝,转变刻不容缓。如何开发这座新城?命题又一次摆在决策者面前。
2010年3月8日,市政府召开办公会议,原则通过生态科技创新城的支持政策,其中土地出让金全额返还的政策,大连市唯有生态科技创新城与普湾新区享有。
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大连生态科技创新城的发展。2010年9月13日,市委、市政府印发《关于加快大连生态科技创新城开发建设的意见》和《大连市支持生态科技创新城开发建设的若干政策》,最大力度支持生态科技创新城开发建设,确定了未来5年“只予不取”的最优惠政策,明确了在生态城市、智能城市、全域城市化、创新型城市建设、经济发展方式转变上担当试验区、示范区、引领区的重任,给予了大连未来发展的新高度的极高定位。
一座城市未来能走多远,在于它有多远的眼光。大连生态科技创新城尚未启城,其全新的理念已经让它在中国新经济版图上抢占了自己的位置:先后被纳入辽宁沿海经济带重点支持区域,被发改委授予“国家高技术服务产业基地”称号,被科技部认定为“国家现代服务业产业化基地”。
新城之“高”:产业形态更高端 城市生态很和谐。
一批优质树种刚运来,总经理没来得及发话,管理人员就让工人把树栽到生态科技城配套区住宅楼盘的楼宇间。想当然的举动,招致一纸令下:返工!全部挖出,重新栽到小区外面的城市公共绿化区里。原因很简单:我们不是在建设一个花园式住宅区,而是要建设一座花园式新城。
亿达集团投资建设1.35平方公里核心起步区,发生在这里的这件小事,折射的不仅仅是一个企业的理念,更是一个城市共同的理想——生态环境最优越。
这个区域是大连城区内自然生态最好的一块区域。区内森林覆盖率超过45%,为两座国家森林公园所环抱,有主城区内珍贵的淡水水系,有风景优美的海滨风光。
然而,城市建设中产业聚集导致自然生态遭受破坏的案例,在世界不胜枚举。为了将“生态”、“科技”、“创新”融为一体,大连生态科技创新城开创性地编制了《可持续发展规划》和六部“生态系统建设导则”,对建城细节作出了明确的规定,甚至楼房的颜色是否与自然和谐都是考量标准之一。所有进入这一区域的项目和企业业户,必须遵从“生态法律”,必须达到“生态门槛”,必须建设“森林中的CBD”。
生态环境最优越,只是众多“高度”中的一个。
着眼全域城市化、具有国际先进水准的大连生态科技创新城概念性规划、生态系统建设规划、智能城市规划、产业发展规划四大规划已经通过专家评审。这四大规划,以高端科技为发展主线,以适合人居的未来城市为目标,在开发建设、管理服务等方面,全部以最先进的规划设计理念、最高端的科技手段、最环保的材料、最舒适的环境,创造“未来城市”,打造国内一流、国际先进的科技文明新城。
按照规划,到2015年,生态科技创新城主要基础设施建设全部完成,科技创新要素规模聚集,创新公共平台建设基本完善,科技创新产业初具规模。到2020年,大连生态科技创新城的高端产业、高端城市形态基本形成,成为科技领先、文化时尚、社会和谐、生态优美的现代化国际新城。
正在建设的大连生态科技创新城,将成为大连产业形态最高端的地方。
引领未来计算机革命的云计算,到底是什么样的高科技?即将升起的“大连云”或许可以给你答案。在大连生态科技创新城,由香港恒基兆业集团与大连亿达集团共同投资的首期建筑面积16000平方米的数据中心已动工建设,建成后将成为中国东北地区的首座云计算中心。
记者了解到,大连生态科技创新城以绿色化、高端化为方向,重点引进国内外著名企业研发中心、著名设计公司、重点科研院所和重点大学的研发机构、各类新技术新产品开发中心、科技成果转化和中介服务机构,大力发展科技研发、工业设计、创意文化、创新服务,打造具有世界先进水平的产业集群。
目前,美国固特异公司的亚太区研发中心、中国赛迪集团的软件评测中心、辽宁聚龙金融设备股份有限公司的国家金融机具工程中心等十几个研发中心、工程中心项目都有意落户;北方生态慧谷项目建设单位与大连理工大学就共建大连创业创新基地暨科技成果转化中心达成协议,与上海易方、北京安莱、大唐电信、中融信息、迅鸟科技等国内企业就建设呼叫中心基地达成合作意向;国际商务城项目建设单位已积累企业客户约200组。此外,三寰集团与联想集团就共同建设“大连未来城”项目达成协议,双方已设立合资公司并聘请国际顶级公司初步完成了项目的概念性设计;新城管委会也正在与台湾工业总会、韩国SK集团等探讨合作进行园区开发建设。
虽然大连生态科技创新城的第一批产业楼要在今年9月才可以正式入住,可早在几个月前,负责招商接待的工作人员就已经没有了休息日,每天都有来自海内外的客户前来考察、洽谈。尤其是市政府成功组织大连生态科技创新城韩国、新加坡和香港、台湾推介会后,各方客商纷至沓来。
5月22日是个周日,大连生态科技创新城筹备组就接待了三批来自台湾不同企业的访问客户50多人。一周之后,又有一批客人进行了第二次回访,企业老板带着规划、建设等各方面的技术人员进行了更加深入的了解。去年至今,已有来自日本、韩国、美国、新加坡、瑞士、芬兰、德国和台湾、香港等国家和地区的数百名社会各界人士来访。去年到日本、韩国招商,点对点会见的十几家客户,80%都在随后的一个月内来到大连进行了回访。实地考察之后,他们纷纷对这里的环境以及新城的规划理念表示认可。
正在建设的大连生态科技创新城,将成为大连工作和生活最智能化的地方。
无齿轮电梯、节能建筑……大量的智能技术,将率先在新城得到应用。今后,新城内所有新建区域将在建筑工程投入使用后同步实现三网融合和无线网络全域覆盖,智能电网、智能交通、智能社区等项目也将陆续在这里实践,工作、生活在这里的人们将享受到前所未有的方便与快捷。
新城之“好”:生活品质大提升 长远发展有保障
“生态科技创新”的英文首字母缩写恰好是“BEST”(最好的),大连市委、市政府正在努力把这座新城打造成“最好的城”,可与美国硅谷、日本筑波科学城、法国安蒂波利斯科技城等比肩的环球高科技纬度上的世界科技名城。
新城追求的不是传统的产业园区!
眼下全国最早一批的传统产业园区,普遍遭遇周边交通及生活配套与高科技产业发展“跟不上”的瓶颈。大连生态科技创新城实现了由单一产业园区向功能完备型综合城区的转变:与高端产业同时入住新城的,还将有高端商业、酒店餐饮、休闲娱乐、体育文化这样的服务业态,重点发展各类高端的城市要素以及布局交通路网,满足高端人才在这里的生活需求,保证可持续发展的经济模式在这里永续。
生活在新城里的人,过的是好的生活。
交通:新城到大连主城区中心位置的车程仅15至25分钟;区域东端距离大连国际机场最近距离仅5公里,大约7分钟的路程;距离大连新火车站最近12公里,大约15分钟的路程。新城还将实施绿色交通体系,结合地铁四号线建设,设置“快速轨道交通+电瓶交通”为骨架的绿色交通体系,使其形成“车流在地下流通、地面上为慢行道和大面积的绿地、广场、公园”。
绿化:2011年仅1.35平方公里的核心起步区内就将投资3.1亿元,修建4座公园,目前已栽种上万株大型树木和数百万株花卉灌木。“迈出户门就是森林”,和传统的办公区域相比,这里未来的办公环境将是颠覆性的,将成为大连生态样板区。
配套:将建设从幼儿园到小学、中学的一流国际化标准学校,建设一流的生活、医疗、文化、健身、娱乐设施,包括五星级酒店、大型餐饮城、高尔夫会所等,给“城里人”带来国际化社区的享受。
办公:与传统的写字楼云集的产业区不同,这座城里的产业办公楼大部分都是低密度的多层建筑,形成一种开放性、生态花园般的办公空间。产业区不仅在硬件打造上完全符合低碳节能的最高标准,在软件环境上更是通过大量的技术应用实现真正意义上的绿色办公。未来在这里办公的企业员工,可以在办公楼的地下专门配备的餐厅中吃饭,在休闲会所中健身运动,下了班可以到专门配套的住宅里居住,形成绿色办公到餐饮、休闲、居住的一体化服务体系。
人口:新城的居民人数将控制在30万人以内,能够至少提供10万个高端就业岗位,成为大连乃至东北地区优秀人才聚集区。
新城追求的不是低端的城市化!
城市化进程伴随着经济发展。实践证明,“摊大饼式”的城市化,是低端城市化产物,不利于城市的长远发展。低端城市化,村镇变成街道,农民变成市民,农民一次性获得补偿,却可能丧失可续生活的保障。高端城市化,把保障农民利益放在重要位置。生态科技创新城的动迁,已经和将要牵涉65平方公里众多农民的切身利益。政府和有关方面不是把农民先动迁然后盖回迁房,而是先建房后取地。迄今已建成数千农民的回迁房,这些房子秉承欧洲小镇风格,由农民选出的代表全程参与建房监理,房子盖得到底好不好,农民说了算,在业内甚至有了“全国回迁房第一品牌”的美誉。农民组成物业公司,负责建成后的小区管理,发展一份长久经营的事业。
更重要的是,农民变成股东,农民自身利益和区域发展大局绑上同一辆战车,此举堪称创造了全域城市化进程中的“大连经验”。原先集体所有的资产变换成商业地产、出租公寓后不是一次性“分食”,也不是含糊不清地“分享”,而是按农民人头换算成清清楚楚的股权,农民很清楚自己每年应当拿到多少钱,农民没有在全域城市化进程中“被边缘”。
新城追求的不是一般意义的科技城市!
世界科技城产生于上世纪中期之后,以美国硅谷为代表,包括日本筑波科技城、法国安蒂波利斯科技城、韩国大德科技城等,在引领本国产业向高端集聚发展同时,也成为同期世界新一轮经济发展的风向标。
大连生态科技创新城,在借鉴科技名城成功的发展经验的同时,又充分发挥了自己的“先天优势”和“后发优势”,将生态环境、低碳高端产业、城市创新体系完美融合,开启新一轮低碳经济发展的新风向,立志成为“绿色硅谷”。
历史,正向大连敞开机遇的大门。机遇在前,我们可以大有作为,我们应当奋发有为。若干年后人们会看到,来自大连生态科技创新城的实践,是决定大连现代化命运的一次重要抉择。
大连生态科技创新城,未来要给大连一个新高度!
——大连未来发展的新高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