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年来,大连市委、市政府始终坚持文化惠民、文化为民的方针,坚持政府主导,不断加强文化基础设施建设,完善公共文化服务网络,让群众广泛享有免费或优惠的基本公共文化服务,构建了不断完善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
不久前,一台名为“印象天津街”的综艺晚会在大连宏济大舞台正式推出,赢得了本地市民和外地游客的一致好评。去年10月,大连市投资5000万元对具有百年历史的宏济大舞台进行改建。一年多来,多位名家名角来连,再加上大连京剧院、大连话剧团、大连城市国际交响乐团等本地文艺团体,先后向大连市民奉献了京剧、话剧、歌舞、交响乐等上百场精彩演出。
“十一五”期间,大连市本级财政投入1.16亿元,完成了人民文化俱乐部改造、宏济大舞台改建、汉墓博物馆场馆建设等项目。人民文化俱乐部和宏济大舞台现已成为大连市民观看演出的好去处,汉墓博物馆的建成更对追寻大连发展史和研究中国东北边疆史有着重大的意义。为了提高公用文化服务体系的建设水平,实现科学统筹、有效使用,大连以发展的眼光,提出新建大连博物馆、大连图书馆等“四馆两中心”建设项目,并写入2011年《政府工作报告》。
“过去,我经常赶到北京、上海、杭州等地看演出,可近两年在家门口就可以欣赏到各种精彩的演出。”在外企工作的王鑫喜欢看演出,文化消费是她不小的一项支出。近两年来,随着大连演出市场的升温,看演出不必出门,不仅省下了交通费,不定期推出的30元特价票也让她的这项支出省了不少。
就在大连市第十一次党代会召开前,大连市政府出台了文化惠民新政,百姓看高雅艺术政府给补贴,让城市的高雅文化走进百姓生活。市财政每年支出500万元扶持专业剧场演出,对引进的高端演出每场保证有150张30元的低价票,每张票财政补贴70元。惠民新政实施以来,已经有几十场高雅艺术演出获得了补贴。
目前,大连市已经初步建立起设施齐全、产品丰富、机制健全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眼下,大连市建有公共图书馆13所,其中一级馆10所;文化馆12所,其中一级馆5所;建有各类博物馆29所,国有15所;建有电影院16所,其中国家“五星级”影院两所;建有乡镇综合文化站114个、村文化活动室807个、社区文化活动室197个、农家书屋987个;建立民间艺术队伍120支,特色文艺活动基地100个,农民自办文化组织200个;“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在全市达到150万户。据了解,到今年年底,大连市所有公共图书馆、文化馆(站)实现无障碍、零门槛进入;明年年底前,美术馆全部实现免费开放。
用文化大餐提升百姓幸福指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