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连再用四年赶超体育强市
城运会,全国唯一一项以城市为单位组队参赛的大型综合性运动会,尽管可能有人对它并不熟悉也不关注,但它对一座城市的竞技体育后备人才培养工作开展仍有重要指导意义。一周前在江西南昌闭幕的第七届全国城市运动会中,记者听到一些老记者谈论:城运会之于城市,是过去4-6年竞技体育工作开展的反映,也预示着未来4-6年该市运动健儿在国内、国际顶级赛场可能取得的成绩。
前天,在南昌七城会落下帷幕一周后,大连体育代表团就本次参赛工作进行了初步总结。大连市在比赛中共获得8枚金牌、16枚银牌、36枚铜牌,综合成绩在全部57个参赛城市中居于上游。赛前,为了让各支参赛队力争佳绩,代表团提出夺10金的理想目标,并对保底成绩秘而不宣。如今,大连代表团副团长、市体育局局长张运东坦言:“赛前我们预计的金牌数应是六七块。我们对最终取得的成绩比较满意。”
传统项目保持强势
七城会中,田径、水上项目成为大连队的夺金主力,共获得6枚金牌。另外2枚金牌,其中一枚来自自行车,另一枚被跆拳道项目摘得。
“田径、水上和自行车是大连的传统优势项目。”市体育局相关负责人介绍说,“七城会中,这几个项目成绩优秀,说明我们近一个周期来对这些项目的侧重扶持是有效果的。”
以田径项目为例。市足球运动学校负责田径后备人才训练工作。上一个周期,我市田径队教练员4人,在训队员约30人。在市体育局实施人才战略,积极引进高水平教练员后,市田径队教练员增加到10人,在训队员约150人。目前我市6名在岗的国家级教练员全部分布在田径、水上、自行车和游泳等传统优势项目中。
重点项目成绩提升
被列为我市竞技体育“十二五”重点项目的乒乓球项目,在七城会中获得1银2铜的成绩。“参赛的运动员太年轻了,大赛经验不足,实际上他们有实力夺金牌,但都输在心态和临场发挥。”负责我市乒乓球项目训练工作的市业余体校校长关博宇在赛后说。
柔道1银1铜、射箭2银、游泳4银3铜,尽管距离金牌一步之遥,但与历史战绩相比,这些项目在七城会中已获得很大进步。
大连队参加城运会15个大项的比赛,全部进入决赛阶段、全部进入前6名,除足球、网球两大项无缘奖牌之外,在其他13个项目中都有奖牌入账。在城运会内部总结中,市体育局相关负责人谈到:“这在一个侧面说明,近三年来,我们在竞技体育项目科学合理布局工作上所作的努力没有白费,整体工作思路是正确的。”
“社会训练”尝试成功
七城会上大连队的8枚金牌中,有一枚金牌的价值与众不同,那就是跆拳道项目的金牌,因为它是对市体育局竞训工作“社会训练”、“以奖代补”创新尝试的肯定。
目前,我市跆拳道、散打两个项目训练工作由久久跆拳道俱乐部负责,这是一家社会办学的俱乐部,市体育局参照其他直属事业编训练单位,对其训练、运动员注册等工作进行管理,但没有日常训练经费补贴,改而采取按比赛成绩和输送人才数量给予特别奖励的办法。“这是我们训练工作中的一次创新尝试,与社会办学单位合作,一方面保证了非重点项目竞技体育后备人才培养工作的进行,另一方面也减少了财政投入。”市体育局相关负责人介绍说,“下一步我们准备在摔跤和拳击项目上也采用这种训练方式。”
在市体育局对七城会成绩的初步总结中有这样两句话:“在不具备抓竞技体育工作基础条件的情况下,我市竞技体育各项目成绩开始回升。这是对全市体育工作者的鼓舞。”“我们要坚定信心,坚持努力,不懈奋斗,争取再用4年一个周期恢复发展,让我市具备与国内竞技体育强市抗衡的能力。”
大连再用四年赶超体育强市